——《提高文化软实力,增强国际影响力》报告发布及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
2018年3月30日,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年度系列报告之一《提高文化软实力,增强国际影响力》,同时举行研讨会。来自高校、研究机构、社团、媒体的60余人出席会议。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报告会。围绕报告内容,与会专家进行评议并展开研讨。
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人大学报编审林坚作为报告主笔,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。报告界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,指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由文化资源力、文化传播力、文化影响力构成;对当代中华文化进行定位,阐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;分析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状况,提出建立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机制;描述当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状况,阐述推进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、增强文化传播辐射力;针对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,提出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举措;分析衡量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指标,阐述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、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。
报告指出,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交流的亲和力、增强文化传播的辐射力、提高文化贸易的竞争力,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,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,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,已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。报告还提出了设立中央文化发展领导小组、国家文化委员会,组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、举办中华全球论坛、创办中华文化大学等建议。
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、哲学院教授、原图书馆馆长刘大椿认为从资源力、传播力、影响力等方面讲文化软实力,谈论学术中的中国、理论中的中国、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、发展中的中国、开放中的中国,还有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,这个愿景非常好,在中国梦发展的过程中,这些方面都需要努力。可以探讨举办中华文化论坛,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、措施,提供咨询参考意见。
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原文物出版社社长毛佩琦指出,报告既讲了什么是软实力,又讲了如何拓展软实力,特别在传播软实力上提出了各种途径,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,都是有针对性的,在很大程度上有可操作性;软实力体现在亲和力、向心力、吸引力、感染力、影响力等方面,核心在于软实力的建设;对文化符号、对软实力的力量所在需要系统清理、理性认识;对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。
中国戏曲学院教授、北京文史馆终身研究馆员林岷,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,要把握时代脉搏,梳理文化概念,区分文化的不同层面;把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作为一个综合体,注重历史观、文化观、方法论;挖掘文化资源,和世界文明对话,既要“走出去”,又要“请进来”,“师夷长技”,发展自己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纪委书记、副所长、研究员冯颜利,认为报告针对问题,兼顾宏观和微观领域;还应注意内容和现实、区分对内和对外,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,在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基础上实现文化自强,加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,树立国际形象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贾旭东指出文化影响力评估体系很复杂,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、“文化例外”问题、机构改革问题等,实际上不是单单文化领域能够解决的;要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理清各方面的逻辑关系。
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范玉刚认为报告有独特的心得、见解;指出文化的核心是思想、理念、价值观,要注意文化资源配置能力、文化发展能力、文化创新能力;形成高势能的文化,整体布局,本土化运作,提高有效供给能力。
人大科研处副处长、国学院教授谷曙光,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,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耀军,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《经济研究》杂志原副主编詹小洪,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副秘书长郑琴,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侯满平,“一带一路”(国际)研究院主席陈春风,英联邦经济社会研究院荣誉主席邓良华,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彭令,中关村核心区研究中心研究员文河根等发表了各自的见解。
出席会议的学者还有: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林建军,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王宏家,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柳春蕊,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邹明华,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林则徐研究委员会郑义庆,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郑林,人大新闻学院教授、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,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陈劲松,人大哲学院副教授徐尚昆,等等。有十多家媒体代表出席报告发布和研讨会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“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,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。”挖掘中华文化资源,研究对外文化交流、文化传播、文化贸易的创新发展,提高文化软实力、增强国际影响力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该年度研究报告的发布,可谓正逢其时,一些意见和建议可供有关部门参考,促使人们对相关问题进一步思考和探索。